释义 |
不愧屋漏 bù kuì wū lòu 一般成语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be strictly honest under all circumstances;近义光明磊落;不惭屋漏反义暗室欺心知化则善述其事,穷神则善继其志,不愧屋漏不无忝,存心养性为匪懈。《宋史 张载传》动宾式:作谓语;形容为人正直;中性词。《诗经 大雅 抑》:“相在尔室,尚不愧于屋漏。”毛传:“西北隅谓之屋漏。”解释: 屋漏:屋内西北角可以施小帐的隐蔽之处。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相在尔室,尚不愧于屋漏。” 宋·陈淳《张吕言仁之辨》:“故君子处乎中者,必遏人欲,循天理,存心养性,不愧屋漏,以立其本。” 清·李光地《张子西铭》:“至于穷神知化,则德之盛焉。尔未能知化,则不愧屋漏,行合神明,践道之事也。” 唐·陆龟蒙《祀灶解》:“苟行君子之道,室暗不欺,屋漏不愧,虽岁不一祀,灶其诬我乎?”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二〇回:“我们讲理学的人,最讲究的是‘慎独’工夫,总要能够衾影无惭,屋漏不愧。” |